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 f! Z3 d9 s' X, J/ O8 p
. w% g' b/ Z# \2 G" ` 看过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便会明白那时花开在演什么。高小松第一次拍电影,便拍起这类似行为艺术的表现派电影,看来他在王家卫那儿确实学会不了少东西。说《那时花开》是唯美的影片,一点也不夸张。虽然没有花样年华中精致的音乐,张曼玉一镜头一换的典雅的旗袍,但影片那种梦境一般的画面,和导演独具风格的表现手法,完全深入人的心底。那隐藏起来虚幻的境地,都是平常生活中人们表现不出来的。只有在夜深人静时,独坐在书桌前,在沉寂中,与黑暗中的自己素面相对,从眼里淌出的泪的痕迹,冰凉而真实。
5 p. P8 B; ]7 _5 M, I9 k' v, k3 ?+ V4 _5 w ?
高举和张扬是高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应该是要好的朋友,所以才会一起爬上屋顶用望远镜看大一的新生。当然,是看女生。这样的举动平常中的大学男生可能也想过,只是没有付诸行动,所以也便没有机会看到从汽车中走下来的动人心魄的女孩,也不可能在看到她的第一秒钟过后确实自己是爱上她了。当然这是电影,所以高举和张扬爱上了欢子。同时爱上,0.001秒都不差。大一的新生在高年级学生眼里都会有一股傻劲儿,于是欢子向他们傻笑了几下,这在高举和张扬的眼里,却是天底下最纯净最圣洁的笑容。所以他们谁也不敢说欢子就是我的,因为她是天使。天使跟别的女子当然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比喻,她终究是个女人。于是,高举的张扬约定,周一到周五欢子是张扬的,周6是高举的。一个女孩同时跟两个男生谈恋爱,谁是其中一个男孩谁都受不了。是我,我也受不了。可高举和张扬很开心,因为这是高小松的安排,和现实脱了结被人们虚构出来的。平时只是当梦做一做的东西,或者会让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儿,一个约定便全搞定了。看起来了让人全身心地放松。原来还可以这样!/ j6 z7 U* c Z
3 q0 _/ q0 I; s5 K1 k3 Q' {
我们说它美,是因为它仅仅是虚构的吗?不是。虚构的是种创作,是种改变,可虚构中的人物和谐快乐地相处才是艺术,才是美。唯美的爱情和友情。高小松采用了倒叙,插叙,回忆式等多种方法在解释它的美。让我们分不清年代,只是知道空间在变,生活在变,岁月在变。白天和黑夜没有轮换出现,黑夜过了还是黑夜,白天也模糊不清。
, p) { w6 ?( q9 b- c u0 p; b6 R6 b) \2 a
如果电影一直演他们三个人的和谐的友情和爱情,就会落入俗套,平淡无味,也太不现实。所以和谐被打破了,随着生命的延长,他们毕业了。+ W y. s: ]( {; |+ I
, z" C* d# l; F3 \7 Z
高小松很聪明,他没有在这个时候让欢子在高举的张扬之间选择其一,因为欢子是天使,单纯直接。让他在高举和张扬中做选择,就像问一个小孩子,他是爱爸爸多一点呢还是爱妈妈多一点, 一样的愚蠢。欢子一定会说,我俩个都爱。因为确实如此。这样,电影便继续不下去了。于是,高小松又来了个约定,和死有关的约定。欢子说,我们三个人以后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记得谁,谁再和谁见面,谁就去死。这样的片断被高举的摄影机录了下来,如同小孩子在约好某一件事的时候,怕对方不认帐,便用小指头拉钩钩,做个见证,这样才安心。这样的约定如同给以后的人生买了一张保险单,防范三个人见面的危险,但风险一样存在。只要有一个违背了约定,其它人便找到了不再遵守诺言的借口。现实生活中,承诺就像大风天里飘在高处的塑料袋,看得清的人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看不清的人心里美滋滋的还以为有人在放风筝,等落了地才感叹一声,“切!”,便走得老远。所以,实现中的人很少去承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这不管不用,还不如来点实在的。理论上,物质生活起丰富,精神世界也就应该多姿多彩,但事实上,物质在被享受的同时精神却在颓败,深入泥土的腐烂,只是糜烂的气息被视而不见,麻木了。这就是现实。很多人都在骂承诺的人,说他们虚伪,华而不实,空有一张嘴皮子。承诺的人就再也不敢承诺,弯着背溜了。那些骂的人便得意起来,如同周扒皮半夜蹲在鸡圈里学鸡叫一样高兴。世间又继续着它的沉沦。! ^. h7 R% H3 F1 W% S
' K. r4 ^) |, [$ z" ?# U8 W 所谓物以稀为贵,当真正承诺的人渐渐消失了的时候,人们又开始怀念他们了。但是,承诺就像午夜黑暗里划破天际的流星,美到了极致,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人们也只是做做梦而已。关于承诺,也很少有人再提起。只是在心里,更加深了对于承诺的向往和它本身的神秘感。
" I) x7 F) F* ?
' U: E* N' o, [; M3 d7 P 欢子,高举,张扬的约定便是对爱情的承诺,他们可爱得像孩子 。让我们忍不住心疼。虽然承诺意为着背叛,但一直到影片的结局,他们都遵守了约定,谁和谁见面,谁就去死。以死来捍卫一个承诺,提升了人性,让影片美丽得不可言语。高小松的表现手法,我想说是欲擒故纵。他是想拯救人性,却在中间加进了人性软弱丑陋的一面。他在用混乱的意识流和平淡的口吻继续着电影。电影所表现的东西,死亡和别离,叛逆和绝望,也是我们最容易反感和疼痛的东西。这样的电影表现的人性太过于苍凉,让人怜悯的自私和爱情。7 Z0 n# a8 O$ @" p) T& @. e; p
F' l: q' @! |( ^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没有选择的权力,怎样的路都只有自己去走。走得多了,便忘了自己的存在,虚浮而漂渺,也忘记了疼痛。《那时花开》会让我们疼痛,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它。但是会用心去感悟的人很少,毕竟人们只想保持现在虚伪的生活,怕看到自己灵魂真实的面目时,承受不了那样的灵魂空洞。看电影也是在看自己,所有他们有的人性的缺点,我们都有,他们有的美丽的激情,我们也都有,只是不敢去承认与直视。往往,可悲之处也在于此。
+ N! a r, {9 d I3 P! w8 A6 ?2 }& a/ N' t( y" J" k2 f2 u
《那时花开》只是为懂它的人拍的,至于它是如何的美丽,飘香何时,也只是看电影的人自己知道。还有,高小松也知道。! ?" N8 L, v% i: v' y7 U, e: F: }" g
3 J% @8 p; C+ a8 J
深入灵魂底处的探索,在《那时花开》里面,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