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4|回复: 0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

[复制链接]
眼镜蛇 发表于 2010-4-7 19: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一、教育: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

我省今年2.25亿元实施人人技能工程

今后4年各级各类职校每年至少培训50万人

今年,我省将投入2.25亿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以未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全覆盖接受职业教育为目标,加强我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

“人人技能工程”是我省“民生八大工程”之首。去年,我省确定了24个县(区)和50所职业院校作为工程的重点县和学校,目前已培训超过14万人次。今年,省上将投入2.25亿元,重点用于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示范性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和精品专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短期技能培训等六个中等职业教育项目的建设,以大幅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据省教育厅介绍,今后四年,全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学校每年至少培养培训5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招生30万人以上,招收培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20万人左右,四年累计培养培训200万人左右。逐步使所有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都能掌握一项技能,最终实现新增劳动力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业


二、就业:实现市场网络互联

(一)就业再就业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八大工程的就业再就业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建设等。

2007年,是我省自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惠及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一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15万人,再就业人员13.62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4.46万人,四季度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低于4.5%的计划控制指标。一年来,各级政府四管齐下,全方位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一是完善“零就业”家庭扶持政策,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购买公益性岗位,结合城镇建设拓展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二是建立健全了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积极扶持创业。三是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创建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劳务品牌、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等形式,促进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职业培训环境。

今年,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在民生八大工程中,涉及就业再就业有两个项目,分别为职业教育项目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按照职业教育项目的目标,今年,我省将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新建和扶持10所县级职教中心、1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10所中等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中,我省将于2008年完成省、市I类和县I类有形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市、县∵无形市场联网。2010年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有形市场体系和省、市、县、乡、社区五级人力资源无形市场,做到全省劳动力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面对面、零距离对接。

为了完成这些宏伟目标,今年,我省将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简化办事程序,规范操作办法,使职业培训、职业介绍、鼓励创业和就业援助等政策逐步长期化、普惠化,使政策重点逐步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转向统筹城乡各类群体就业。同时,我省还将把鼓励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培训和项目支持、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措施,提高创业成功率。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上,除加快建设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外,还将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进一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各类职业介绍中介行为。在“人人技能工程”中,我省将继续组织实施各类培训计划,进一步埋头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快地级以上城市公共实训基地和技师学院建设,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努力完成4万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二)我省今年七大措施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记者从2月13日召开的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干部职工大会上获悉,为了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的就业目标,今年,我省将从七个方面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

一是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做好现行政策与法律的衔接,使职业培训、职业介绍、鼓励创业和就业援助等政策逐步长期化、普惠化,使政策重点逐步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转向统筹城乡各类群体就业。

二是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完成小额贷款发放4亿元、力争完成5亿元,创业培训3万人。

三是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步伐,今年完成省、市I类和县I类有形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市、县∵无形市场联网,发挥网上职介作用。

四是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实行“产生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 的动态管理机制。

五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六是加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省政府“人人技能工程”计划下达的年度12万人的培训任务。

七是积极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力争全年全省劳务输出480 万人,培训100万人,有组织输出率达到55%,劳务收入240亿元。(记者 李艳 通讯员 常锋)

三、医疗:实现人人就医有保障

(一)公共卫生事业七项突破

2008年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扩大到金省11个市区,把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政府对参保人员每年补助不低于80元,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再给予一定补助,实现人人就医有保障、不再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省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院病床数2.98张、卫生技术人员3. 73人、执业医师1.62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卫生事业统筹兼顾、全力推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新的成绩。

2007年,全省有农业人口的104个县(市、区)全面推行了新农合制度,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目标,成为全国第三个新农合全覆盖省份。到2007年12月底,参合农民2397.46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89.81%,筹集新农合基金12亿元。补偿住院患者70.45万人次,人均补偿808.72元,补偿率34.6%。参合率、报销比例继续居于全国前列。

在社区卫生服务上,全省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1.33亿元。到2007年底,全省以街道办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了70%。去年省政府还出台了《陕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投入8.34亿元,加快全省社区卫生发展。

2007年全省以乡为单位的“七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发病数稳定在全国低流行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继续保持100%,主要地方病危害实现了基本消除目标。与2006年相比,食物中毒下降了65%,无证行医案件下降了64%,违法违规行为比率下降了25%,食品安全状况和医疗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

2007年,全省深入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全省县及县以上299 个公立医疗机构设立惠民病床5943张,收治病人21315人,减免费用8 10余万元。省直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到39.61%。启动了全省药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实施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建设,中医药科研课题中标立项首次突破100项,建设医学重点学科、优势医疗专科和省级特色专科35个。

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基本设备配套和村卫生室设备装备的目标。

——加强新农合的运行管理。今年,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 40元提高到80元,农民缴费人均10元,筹资总额提高到人均90元。并确保以县为单位参合率巩固在85%以上,基金使用率达到90%以上。

——今年年底前,全省各区市以街办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争取到2010年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

——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以乡为单位“七苗”接种率巩固在90%以上,开展肺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患者免费规范化治疗。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坚持“中西医并重”,建成 1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加强行风建设。开展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治理,全面推行全省统一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二)保障工程:让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社会保障工程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城乡医疗救助标准、社会化养老、优抚事业单位休养人员及住院病员床位费、救助管理站建设、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人事业、救灾物资储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了确保全省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去年,我省加快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进一步完善,确保了117.3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的134.56亿元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做出了新的规定,适当降低了参保缴费门槛。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解决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建立了社会保险、城市低保与促就业机制。

通过完善制度,我省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08万人、410万人、331万人、232万人、121万人,完成全年扩面任务的134%、100%、101%、101%、127%。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分别达到153.7亿元、35.2亿元、11.1亿元、2.04亿元、0.83亿元。

党的∵明确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我省的社会保障工程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项目今年的目标是,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扩大到全省11个市区,把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政府对参保人员每年补助不低于80元,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再给予一定补助。农村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则提出,五年内每个县城新建一所容纳300人以上的敬老院,新建乡镇区域性敬老院175所,改造现有敬老院617所,新增供养床位6.3万张,其中2008年新增1.28万张。

为此,我省将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今年,该制度将覆盖到全省各市区,逐步将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并做好试点的准备工作。同时,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费用结算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优化管理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此外,继续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我省将完善城乡药品“两网”建设

药品监督和供应的网络建设是确保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我省自2003年开始,以榆林佳县、宝鸡岐山等县为试点,全面推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截止去年年底,全省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覆盖率达100%,乡镇药品配送率达100%,村级药品配送率达96.4%,通过供应网络配送的药品份额已经占到农村用药总量的82.8%,农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今年,我省将巩固和深化农村“两网”建设成果,积极推进“两网”向城市和社区延伸,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同时,我省将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流通配送、规范使用和支付保障、价格控制等工作。鼓励企业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简化包装、统一配送等方式降低药品成本。


四、住房:使城镇低收入家庭、农村无房户有房住

住房保障工程:让居者有其屋

袁纯清省长在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建和谐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必须把扩大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于是,从“住者忧其居”到“住者有其居”的住房保障政策被细化为民生八大工程之一提到重要地位。

其实,2007年,中央政府就接连出台政策,明确表示要加快廉租房建设,并将之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我省也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据了解,2007年我省新增经济适用房260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14.6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00.2万平方米,五年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新增3平方米,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维系着百姓利益的福祉,更是幸福陕西建设的内在要求。袁纯清省长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2008年对所有县城符合规定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实物配租1万户,货币补贴10万户。2010年逐步扩大到所有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从2011年起,全省廉租房保障对象将稳定在10万户左右,使城镇低收入家庭户户有房可租、家家有房可住。今后五年,要加快落实农民安居工程项目,解决10979户农村无房户的住房问题,改造8173户茅草房,搬迁223106户地质灾害区危房,每年完成20%,在西部地区率先消除农村无房户、茅草房和地质灾害区危房。

五年蓝图目标:我省逐步解决21.8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今年年底对11.95万户低保家庭予以保障,2009年到2010年,2.6万最低收入家庭予以保证,在2012年前解决7.3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低收入群体——廉租房

目前,我省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21.8万户,其中11.95万户低保家庭。今年,我省将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实现9.9万户低保家庭中申请货币补贴的,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建设、收购廉租住房47万平方米,筹措1万套廉租房源。

此外,我省还将加大棚户区、旧城区改造力度,改善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将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农民工集中的地方,以及城中村改造时,考虑建设一些小套型住房,供农民工租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中低收入者——经济适用房

2008年,全省经济适用房总体目标为:计划完成投资40亿元,建设420万平方米,竣工2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的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2008年的标准在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中等收入家庭——限价房、经济租赁房

目标:关注“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也不能参加集资建房”的“夹心”群体。

措施:首先,建设政策性商品住房。探索“限价房”,在土地出让时采取“限套型、限制面积”,然后再“竞地价、竞房价”,政府在出让土地的时候价格低一些,盖成的房子售价也要限制得低一些;其次,探索“经济租赁房”。组织一部分中小套型住房以低于市场价又高于廉租租金的价格出租给“夹心”群体。   

农村无房户——农民安居工程

目标:我省将从今年起,利用5年时间,解决农村81.6万贫困群众和受灾群众住房问题。

五、社区服务:完成“四室三站一场”建设

(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让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2006年11月17日,下岗3年的张伟磊等16名下岗失业人员兴奋不已,他们每人拿到了申请的2万元贷款。当日,西安市新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共计33万元的信用社区反担保小额贷款 ,同时还有3名贷款到期人员进行还贷。4年来全区共为37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740余万元,圆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梦”。

家住新城区新兴俊景园小区的80岁老人王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自从胡家庙社区建起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老太太不出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日常医护,输液、吸氧全部免费出诊,卫生中心还帮她建起了健康档案。

2007年,让陕西人感受颇深的莫过于社区公共服务的改善,城乡百姓的生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便利。许多地方,社区已不仅仅是人们的居住中心,更是服务中心、管理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成为百姓就业的场所。

2007年,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我省提出建设民生八大工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被列入其中。进一步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将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近几年,我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2007 年底,全省共有城市社区1581个,已有821个社区建立起了“一部三室三站”,即党支部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最低生活保障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户外健身活动场。

社区服务已基本涉及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省社区服务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更高社区服务的需求。为了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去年省财政安排315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全省281个无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社区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 年底,已有274个社区服务站顺利竣工,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从今年开始,我省将用三年时间投入8亿多元,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居民小病就诊在社区。同时居民的低保落实、就业服务、养老服务等也将随着这项惠民工程的开展逐步在社区实现。

今后五年内,我省将搞好17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5所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2010年,西安、宝鸡、铜川、咸阳四市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要达到100%。到2012年,实现城镇社区服务功能全覆盖,农村行政村占到45%以上。

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统筹发展,是最基本的着力点,对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后五年,我省财政在拿出2.1个亿用于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上,还将拿出17个亿用于今后五年的农村社区建设。

去年6月,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已在我省紧锣密鼓地展开。各设区市确定一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县,在县中选定2个——3个行政村开展试点,重点是开展计生服务,方便群众就医,开展警务司法调解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救助服务,为特困群众排忧解难,开展科技培训,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发展商业网点或社区便民超市等。随着农村社区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广,我省的农村居民将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六、饮水:解决榆林、延安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陕西投资8亿元解决180万人饮水问题

从2月20日召开的陕西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电视电话动员会议中了解到,作为民生八大工程重点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今年将投资8亿元,建设各类农村饮水工程2500处,解决104个县(区)3200个村组18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动员会上,陕西省长袁纯清指出,八大民生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所涉及的每个项目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投入力度之大在陕西省历史上是空前的。他强调,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陕西、造福全省人民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以新认识、新举措,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袁纯清强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投入是关键,省、市、县要积极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采取招商引资、社会捐助等方式,拓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筹资渠道。按照“一事一议”和引导发动群众以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同时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实行报账制,加大审计稽查力度,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资金专款专用。

动员会上,陕西省水利厅厅长谭策吾作了题为“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五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的发言,他表示,省政府把农村安全饮水列为民生八大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决定到2012年比国家要求提前3年解决全省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全省水利部门将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广泛深入动员,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任务。

(二)陕西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启动

由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实施的我省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2月14日在我省正式启动。副省长姚引良、英国国际发展署东北亚洲司司长戴维斯等出席项目启动仪式。

陕西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是我省“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2005年被列入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备选项目规划,2007年12月20日项目协议生效。项目共计投资3.14亿元,涉及千阳县、扶风县、彬县、长武县、武功县、临渭区、澄城县、合阳县、耀州区、印台区、志丹县、宝塔区、子长县、绥德县、榆阳区等15个县(区)的295个行政村,总受益人口32.67万人。项目建设期间,将新增供水工程149处,新增供水规模2.15万立方米/日;新增无公害公厕7.35万户,校厕公厕440个,垃圾台(站)781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等。

姚引良代表省政府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对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国家有关部委给予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陕西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的启动实施,是世界银行、英国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国家有关部委对陕西的大力支持,也是我省多方筹集资金、加快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该项目值得我们在推进农村饮水工程中学习和借鉴。省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精心设计施工,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建设质量,把好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

世界银行项目经理柏纳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副代表麦克格拉夫,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项目县(区)的负责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

七、农村养老:农村6成老人可集中供养

(一)农村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

五年内每个县城新建一所容纳300人以上的敬老院,新建乡镇区域性敬老院175所,改造现有敬老院617所,新增供养床位6.3万张,其中2008年新增1.28万张。到2012年,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人数达到6.2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

(二)陕西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陕西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和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交费方式灵活、适合农民实际特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统筹。具有本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农业户籍,年满18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均可参保。

参保农民原则上按年缴费,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积累。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三部分组成。个人按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缴费,财政可给予适当补贴。社会捐助及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列入统筹账户。

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积累额除以计发月数;第二部分为养老补贴,养老补贴是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领取条件的60岁以上参保人员按一定标准发给的补贴。同时建立养老金增长机制,缴费标准和财政补贴比例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而提高。

(三)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2007年12月23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对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草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重点对社会保险的原则、各险种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等内容做了规范。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明确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为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草案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养老保险1.97亿、失业保险1.15亿、医疗保险1.89亿、工伤保险1.15亿、生育保险0.73亿。

按照草案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适用于除公务员之外的所有单位全日制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适用于所有单位的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适用于除公务员之外的所有从业人员,个人不缴费。

国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进城务工农民参加社会保险

据劳动保障部介绍,从1992年开始,我国就在农村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全国已有1900个县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5000多万农民参保,300多万参保的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有17个省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出台了相关文件,全国已有1000万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会保险。到今年7月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3%,到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覆盖全国。

考虑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正处于试点阶段的实际情况,草案规定,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同时规定,土地已被全部征用且未就业的农村居民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支出。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明确参保人享受保险的条件、待遇内容

确保个人及时足额享受社保待遇

为了保障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及时足额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草案规定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个人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基本条件、待遇内容。

草案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符合下列条件的,按月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一是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且缴费已经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二是已经达到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年龄的。

职工及其所在单位已经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退休人员符合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条件的,职工、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草案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是失业前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已经按照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累计缴费达到规定年限的;二是非因个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是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以享受医疗补助金等有关待遇。

针对个人跨地区流动或者发生职业转换需要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的事项,草案授权国务院做出规定。

草案同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遗属只能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中的一项。

加大社会保险监督工作力度

违反规定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加强社会保险的监督工作,草案规定了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对单位、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检查结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实施监督。

统筹地区可以成立由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代表、个人代表,以及工会代表、法律专家、精算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

草案同时对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不依照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以及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待遇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草案规定,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的,取消定点资格;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吊销其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信息:广播电视“村村通”互联网宽带接入行政村

目标:五年内全面完成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所有行政村广播室建设任务,在71个县区建设电视转播台,基本实现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2010年前完成2.5万个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接入。到2012年,实现全省城乡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使广大农民知晓天下事、连通大市场。

为基层配送文化活动设备,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需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陕西省农村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五大工程”。即:“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工程和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省新建成103个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意义的农村示范文化室,共配送价值400万元的乐器、音响、图书、碟片、健身器材等基本文化活动设备;建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6个县级支中心和423个乡村基层服务点;为13个常年活跃在农村舞台和贫困偏远地区的县级剧团配送了一批灯光、音响和流动舞台车;完善了延安、咸阳两市农村数字电影所需的放映设备,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文化阵地设备短缺、内容空乏的问题。

去年8月,省政府制定下发了《陕西省农村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用9年时间,在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扶持建立21565个农村文化室,配备必要的活动器材和设备。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文化厅落实资金1959 万元,为1959个农村文化室购置了锣鼓、乐器、秧歌服等群众开展活动必需的器材设备。同时,还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扶持,为我省配送了22辆流动舞台车和5辆数字电影服务车。

此外,被列为我省“八大民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目前也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93%以上的人口能够听到广播,95%以上的人口可以收看电视。在农村覆盖方面,完成了 8180个行政村和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占到73%和41%以上,105万户农民还看到了有30多套频道、内容丰富的有线电视。

今后几年,中央和省上将投资3.2亿多元加大对我省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和更新改造。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全面完成32 127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同时完成全省行政村广播室建设,让边远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看到35套以上电视节目,力争在2010 年底使全省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30万户。目前,省电视台正在积极筹办农林科技卫视频道,以扩大电视服务三农的阵地。

我省还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在2010年前完成2.5 万个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接入,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到2012年,实现全省城乡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使广大农民知晓天下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