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的烟
很早之前,就想把关于烟的一些记忆整理一下,今天终于到时候了。小时候对烟一直是非常敌视的态度,认为这玩意属于碰一下就会死人的东西,也从未觉得那些抽烟的大人们很酷很拉风。在家乡,他们管这个叫“吸烟”;后来去外地上高中,那地儿的人管这个叫“吃烟”;大学后,天南地北更普遍的叫法是“抽烟”。
第一次抽烟是过年时,未满十岁。说到这个记忆是十分令人自豪的,因为我的∵烟是一根中华,点鞭炮用的火柴没有了,所以偷了一根爷爷的烟,为了让它着的更旺盛,就跟堂哥一人抽了一口,差点儿被呛死。
中学那个叛逆的年代里,身边许多小混混开始抽烟,去厕所,去课间的操场,去晚自习后的校门口。那会儿我也抽过两三根,抽一口吐一口,只是为了让自己身上沾满烟味儿,很男人。外地念高中时,买了第一包烟,将军。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历史上的第一包,因为抽了两三根就送给一个东北大哥了。那会儿,还是不会抽。
大一军训,周围的哥儿几个逢人就敬烟,在我连续摆手推掉了许多根烟后,觉得恍然象失去了什么似的。于是在一个并不怎么痛快的夜里管老三要了根烟——我的所有罪行都是那会儿老三教坏的!抽了他整整半包澳大利亚带回来的“七星”。真正买的第一包烟是“红双喜”,软的,也就在那会儿,开始真正学会了抽烟。教我抽烟的家伙叫昊哥,他抽“骆驼”。
在大学,如果你足够幸运,好多人生必须经历的事都会在这里学到。其中抽过的烟,估计能占未来一生的百分之七八十了。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烟民哥们儿,所以会深深的受到他们影响。比如跟老三呆久了,我只抽“云烟”,从红云到紫云,从紫云回到白云。比如跟政委呆久了,我开始抽“红河”,可那烟并不怎么好抽。比如跟北京呆久了,我抽“中南海”,这一抽,就是两年。比如上班后,我开始抽“七星”,这一抽,又是一年。
烟瘾这个东西是慢慢形成的,曾经计算过,大二的时候一个月抽两三包烟,而且基本都是五块一包的。大三的时候一个月就开始抽五六包烟,每包已经固定在七八块钱的红塔山阿诗玛或红白云上。大四回归中南海,从点八到彩八,从彩八到点五,而且每礼拜至少要抽两包才够了。上班,一礼拜至少三包,而且固定在七星或者点五上,于是坏习惯慢慢就养成了。
今天我打定主意,戒烟。因为据说抽烟久了,会口臭,皮肤也散发出味道,这可真是一件让人恶心的事儿。可戒烟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它需要太多的勇气。
接着来聊聊抽烟的好处吧。我记得大三那年,在无数个黑夜里,叼着烟敲出了许多字儿,现在偶尔翻看,依然觉得很欣慰。抽烟还能提高酒量,烟酒不分家,一边吃肉一边喝酒,吃累了,点根小烟用食指和中指夹着,吞云吐雾的开始瞎聊,很是能增进感情。从这个分支说开去,抽烟还能让你在KTV里牛逼一把,比如郑钧和迪克牛仔。最重要的一个好处,每当郁闷的时候,每当苦涩的时候,烟绝对是释放这种消极情绪的好帮手,不信你试试。
叼着烟接着说,许多人提倡的渐渐戒烟是非常贱的一种方法。这玩意儿不是你想少抽就少抽的,你今天抽七根,明天抽六根,那么轮到礼拜七你就可以不抽了?扯淡。你可以说这是缺乏自制力的一个表现,不过如果你身边有幸存在一位戒烟成功的模范,我敢打赌他们肯定不是靠这个把烟戒掉的。戒烟,其实是一个当机立断的行为艺术。
我经常有抽烟抽到想吐的感觉,比如现在,因为那根烟抽的没有理由,因为是一个人在抽烟。抽烟就像打架,就像谈恋爱,独孤求败往往是最失败的。何必戒烟呢,只要抽烟之前给自己一个足够的理由就好了 [发帖奇遇]: 研究僧借朋友的法拉利去HI,不小心车上刮了一道划痕,花去金钱21金币.
真怀疑是不是你自己写的 倒! 我的 金币啊 怎么负债了啊
页:
[1]